“六模”教学为导引 诗文研究有方向 ——记江苏省重点课题《以“六模”教学为导引部编教材古诗文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论证活动
“六模”教学为导引 诗文研究有方向
——记江苏省重点课题《以“六模”教学为导引部编教材古诗文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论证活动
2020年5月27日下午,由施燕璟校长和郑先猛副校长共同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以“六模”教学为导引部编教材古诗文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论证活动在我校塔园校区四楼会议室举行。前期,课题的开题报告已提请苏州市教科院徐蕾主任、苏州市小学语文教研员许红琴、高新区教研室陈平主任三位专家进行了书面论证指导。为进一步确保研究效果,学校邀请了高新区教研室陈学军副主任和高新区教研室张荣老师再次进行面对面的现场指导。学校行政人员、课题组核心成员,以及部分承担微型课题的青年教师一起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开始,课题主持人郑先猛进行了开题报告阐述,从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缘起、核心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的思路与过程、课题研究预期的成果、课题研究的展望与具体工作计划等方面展开。郑先猛提到,课题的研究是通过高质量问题驱动的学习,有深度参与的学习、有深度表达的学习、有对文本深度理解的学习以及“类篇教学”“1+x”等案例探究,努力解决目前小学古诗文教学中“起点低、容量小、方法旧”的现状。
随后,两位专家分别就开题报告的不同层面进行了指导。张荣老师指出:此课题质量高,时代感强,紧扣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意义重大。同时,他也为课题报告的文本撰写提出修改意见:开题报告与课题方案的撰写有所区别,开题报告要凸显课题实施计划与阶段操作。陈学军副主任提到,本课题研究十分有意义,理论支撑先进,表达清晰,目标定位准,操作性强,建议进一步从经验与实证角度加以论证,要有数据支撑,建议做微课记录和观察量表,作对比教学与研究。
最后,施燕璟校长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她感谢两位专家的精准指导,并勉励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完善开题报告,将课题研究计划制定得更细致一些,脚踏实地做研究,让科研之花在雅园绚丽绽放!
(撰文:王婧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