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科研>详细内容

教研科研

且读且思,寻有情调的教育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4-06-02 14:50:26 浏览次数: 【字体:

 这本《教育的情调》是马克斯·范梅南所编著的,细细读来,会发现这不是一本教育技巧指南,而是一段寻找教育情调的旅程。在这本书中,我们能通过一个个教育小故事,看到真正的教育者应有的样子——敏感而机智,知道什么对孩子合适、什么不合适,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关注孩子的独特之处,关注孩子的个体生活世界,懂得如何“看”孩子和“聆听”孩子。

目前我阅读了本书的前几章,有许多观点我很赞同、并且从中学到了很多。将书中的观点与日常的教育活动所结合在一起,更使我深有感触。初读这本书时,发现整本书都是由一个个细小琐碎的教育案列和故事组成的,它没有系统的教育理念,也没有解决教育问题和教师烦劳的对策和方法,但当我认认真真的静下心来阅读,越看越能意识到自己有些想法有多浅薄。带着强烈的功利心,把这本书当做一本教育的工具书去阅读,这一出发点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教育是一件充满人文精神的爱的互动,我们不要把教育作为一件工具,一门技术,因为我们要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灵魂的独特的个人。a40eacad5ea34edbb29d4fd1f3deeef3.jpg

一、从感应的角度看教育

作为老师,可能有时候我们的本心是想要帮助孩子的,可是说出的话却有了恶狠狠的感觉。孩子就会觉得老师和他是敌对关系,会想与老师斗个输赢。比如原本想帮助孩子养成画面统一和谐好习惯,所以看到孩子画的东一块西一块的时候脱口而出:“你为什么不能先统一好线稿再画呢?”我的初衷是想要帮助孩子,可是孩子接受到的信息是,老师一看到孩子就生气了,并且把这一气愤的情绪宣泄到孩子身上。孩子会觉得很冤枉,“我招谁惹谁了,一来就冲我吼!”所以孩子的第一反应会是反抗。小学生总是难免会有一些天真的想法,更有许多自己独特的欢乐和忧愁,在与学生谈话交流时,我们完全可以放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把他们当成不懂事的孩子置于自己的对立面,不要让原本的好意变成指责,让孩子在更轻松、平等的关系中改善自己。我想,教育不就是要互相感应的嘛!2b7a57002b254aa3a400d7dd0426be30.jpg

二、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承载着无限的可能和潜力。他们就像一块纯净的画布,等待着我们去描绘和塑造。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了解,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鼓励他们发挥所长。同时,我们也要理解孩子的弱点和不足,用爱和耐心去引导他们改进和成长。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鼓励孩子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关注他们在成长中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说百遍不如做一遍,就像我在讲解《色彩的明度》这一课一样,如果我直接一通结论告诉孩子,我想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区分什么是明度什么是纯度,所以我要慢慢吸引孩子兴趣,在一个颜色的颜料中加白加黑会有什么变化?自己动手调和更有趣也记忆犹新。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孩子的独特性,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们需要用爱去包容他们的错误和不足,用智慧去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我们要成为孩子的引路人、支持者和伙伴,陪伴他们一起成长、一起探索这个美好的世界。d4f035b5d08a40a0a9ec7f524fb25e4a.jpg

三、每个孩子都需要被 “看到”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璀璨的星星,他们有着各自独特的光芒和潜力。在日常的教学中,作我深深体会到“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的重要性。我发现,当一个孩子感受到被关注、被重视时,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会倍增。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加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有的孩子在数学方面天赋异禀,有的孩子在艺术领域独领风骚,还有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展现出卓越的才能。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用心去观察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并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和机会。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体,他不属于任何人,他属于他自己,我们要记得尊重他们的想法,同时,每个孩子也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当他们面对困难时,他们渴望得到我们的帮助和支持。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指导。我们要用耐心和爱心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支持。03762953a1d149049b6e593aaf2c957a.jpg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这不仅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责任。作为教师,我们要用心去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注。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自由生长,让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