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科研>详细内容

教研科研

转变视角:我是学生,我是老师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4-05-26 15:55:46 浏览次数: 【字体:

《成长型思维训练》,我与它有着难解的缘分,相遇是偶然,也是必然。我是一名入职不到一年的菜鸟老师,在许多方面仍显稚嫩。这时候,我的同事毅然推荐了我这本书,说:“它很适合你。”适合我?抱着好奇,我翻开了第一页。

固定思维:智慧、才华、能力为固定的天性,无法改变。

成长思维:以上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加以改变,而不是一成不变。

这是我学到的第一个概念,也知道了我们学校一贯坚持的策略,不正是“成长思维”吗?的确,我们的素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或是天生,或是我们只是具备这些素质。但其实,只要我们拥有学习意愿,愿意努力和坚持,这将决定我们在实现理想的路上,能走多远。

cae0ad47cb274e3a9715ff311f800629.jpg

我是学生

“只要愿意努力,就一定能成功”,没错,就是这么绝对,就是这么相信人的潜能。作为教师,没有人敢说自己教育下的学生是一样的水平,必定是有所参差,但是也没有一位教师,会因此而放弃那一部分暂时落后的学生。因为我们相信,学生是无限潜能的,是会不断生长的。无论起点如何,我们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将天赋强化,从而走向成功。历史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身患残疾的威尔玛·鲁道夫,恶劣环境下成长的索尼娅·索托马约尔被打压的女教育家玛丽·居里和马拉拉·优素福扎伊,他们不都通过自己后天的努力,最后达成目标,斩获成功吗?所以,我不愿放弃学生。

其实,我们班也有许多令人头大的小“刺头”,每每进教室上课,一旦看到他们各种打乱课堂秩序的行为,我都头痛不已,这方面我也与家长不断沟通过,但是效果不佳。那段时间的我下意识地看到那些同学,便会产生不佳的印象,可能这就是要不得的刻板印象,而这也差点造成了极大的“事故”。一次我们班有小孩在外走路的时候,被人撞在了地上,然后就有人大喊,是某某某撞的他是我们班经常不遵守秩序的孩子,于是,我下意识地相信了。结果在了解过程的时候,我才发现误解了他,反而是他,在事情发生后,立刻去追那个撞人的孩子,所以才不在场。这是一个好事,却因为误解破坏了它,甚至破坏了他心中的温柔。

598931eeecb6402e82c4db19f7b9e67a.jpg

这时候同事推荐我的书,便派上了用场,其中的一点“转换角度”,让我打开了思路。如果我是他,我想要什么结果?于是,站在他的立场上,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我在全班面前和他道歉,为我的刻板印象表示歉意,这无关所谓教师的权威,而是作为教师,应该有的姿态。接着,我跟孩子认真地聊聊天。我先就这次孩子的优秀表现狠狠地夸奖了他,也希望他能继续保持,进而,我引入到了孩子日常表现的话题,为什么一直以来都给老师一种,你不能遵守班级秩序的感觉呢?孩子一开始不想回答,保持沉默,但是,随着我目光的倾注,他慢慢动摇了,扯了扯嘴角。我知道,他有了说的可能,我再接再厉,努力从情感入手。终于,他说了,只是因为,“老师你不够关注我,”当我听到这样的话时,我是震惊的,甚至是愧疚的,对啊,因为平时课堂教学的紧张,我无法给予每个孩子应有的关注,如果我是这个孩子,每每看到老师在关心他人,我该多么伤心,甚至羡慕啊。我也了解到,孩子在家的被关注度也不多,这就导致了他很希望被关注,又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所以才有了这一系列的错误行为。

原来,我一直都陷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眼光狭小,教学狭小,关心狭小。幸亏,一切都还来得及,所幸,我遇到了这本书,教会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这样更本质,更纯粹。所以之后,我在成长型思维的引导下,越来越喜欢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而不是以固定思维,去面对孩子,形成刻板印象。

d26fd8c07f******1887265cc5ea20a20.jpg

我是老师

拥有成长思维的人群,他们拥有更加强大的内心,对自己抱有很大的自信,因此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他们能及时调整状态,拥抱乐观。但固定型思维人群却与之相反。其实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两种思维,只是有些人会在特定的情况下,选择舍弃一种,而偏向另一种。我们作为教师,就应当实行这样的成长思维。

我发现在生活、工作变得稳定后,我开始有点安于现状了,很难再提起当初的热血,可能在心里,我已经给自己定下了未来:就这样吧。就这样吧,但真的能做到吗?我看很难。当看到身边和我一同进来的同事,他们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时,我很羡慕,看到他们拥有许多展示的机会时,我很羡慕,看到他们的名字不断出现在他人的夸奖中时,我很羡慕……是啊,我羡慕,但为什么我只能羡慕,而不能加以改变呢?我为什么总是觉得自己不行呢?这样的自问振聋发聩,这也是一种固定思维的表现。

其实,经过一年的沉淀,我是有所成长的,我可以熟练地解决班级事宜,镇定地与家长沟通,乃至能坦然地站在人群前滔滔不绝。这就是我的进步,我能力的提升,所以,我是有潜力的,这也就是成长思维的一种体现。那我为什么要用这种不自信的心态,一次次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

179ba2bbd6b048e28f23d103b80fdb84.jpg

谁都会成长,教师也不例外,而成长思维,也是我们都必须具备的,相信当我们能掌握后,师师、师生、生生之间,一定能达到相互促进成长的目的。而在书本上花费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时刻给你回报,它或许不能解决眼下的难题,但它会给你冲破困难的力量。每一次打开这本《成长思维训练》,都会带给我新的惊喜。我已经在开启新的旅程……


×

用户登录